一、什么是租金基数?
租金基数是指房屋租赁合同中所规定的房屋租金计算的准则,是决定租房人每月必须支付的租金数额的基础。租金基数通常以每平方米每月的数额为单位,反映了房屋出租方的市场定价水平,并对租房人的支出有重要影响。
二、租金基数的计算方法
1.等级计算法
按照房屋建筑与装修设备划分等级计算的办法,叫等级计算法。等级标准可根据国家统一制定的有关标准,如国家在进行城镇房屋普查时建立的有关统计分级指标,并参考各地房屋的区域特点来划分房屋的实际等级。等级计算法通常以一幢房屋为分级基准,对同一建筑内的不同楼层、不同房间差异,在计算租金标准时,用调剂因素反映。
2.项目基分计算法
基础分值可参照国家统一制订的《房屋完损等级评定标准》和地方上有关规章制定,即按照房屋建筑结构的有关项目,如结构、墙体、屋顶、楼地面、门窗等分别计算出基础分值,再按房屋的具体情况分项评分,最后加以汇总。
3.结合计算法
此法将上述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如以结构、墙体、屋顶等作为主要的分级依据,按等级计分,其余可按项目基分计算法计算,然后汇总得出该房屋的租金基数。
三、影响租金基数的因素
1.区域位置。城市中心区域的房屋租金基数通常高于郊区。
2.房屋类型。不同类型房屋(如独栋别墅、多层公寓等)的租金基数差异较大。
3.租赁时长。短期租赁的租金基数较高,长期租赁则可能有所减少。
4.周期性调整。政府会根据市场调研和物价趋势定期调整租金基数。
5.解约费用。解约时需缴纳的费用也与租金基数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