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头部2019
  • 网站支持IPv6
  • 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政府
    索 引 号:    742386635/2023-70269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组配分类: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体裁分类:    议案
    发布机构:    浦口区水务局 生成日期:    2023-06-28
    生效日期:     废止日期:    
    信息名称:    对区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0084号提案的答复
    文  号:     关 键 词:    农业农村;智能;农业生产;干旱;汛期;防汛抗旱工程;灌溉系统
    内容概览:    
    在线链接地址:    
    文件下载:  

    对区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0084号提案的答复

    邵立昌委员:

    您提的关于“建设智能高效抗旱站网,确保粮食安全生产”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22年汛期,我区遭遇历史罕见旱情,高温与干旱叠加,累计降水量384.1毫米,较常年(768.3毫米)偏少5成,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在区水务局、农业农村局、各街场及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和协同配合下,我区通过泵站底涵调水及临时架机翻水等多种措施,全力做好抗旱应急应对工作,切实保障农业生产稳定。

    二、办理推进情况

    将数字技术与水利建设融合,建立智能高效的农业水利系统是驱动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区通过实施信息化和工程措施,建立完善防汛抗旱预警预报体系,以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区建设项目为契机,建设智能灌溉设施。

    一是持续完善防汛抗旱工程体系。结合2022年汛期防御应对工作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深入细致开展问题排查梳理,2023年我区针对性地实施了防汛抗旱工程,包括中央资金抗旱工程、防汛消险工程、翻水线更新改造工程等六大项工程,批复总投资13452.17万元,覆盖了河道、水库、塘坝、泵站等水利工程,其中五大项已完工,汛期发挥工程效益,剩余在建工程(沿滁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正在加速推进中,预计年底完工。

    二是深入推进智能灌溉示范建设。在汤泉农场1200亩集中连片种植区,试点建设面积为1200亩的数字大田示范区。示范区内搭建智能化灌溉系统,系统基于田间墒情监测站与传感器实时采集大田温度、湿度、风速、雨量、光照等环境参数,结合大田生产示范区的地形、灌溉面积、灌溉管网铺设、水位高低等实际情况,实现渠道水情实时测报、用水量自动采集和图像实时监控,管理人员可通过智能移动设备对大田动态用水情况进行远程控制。通过智能灌溉系统建设,示范区内灌溉用水由每亩500立方米降至400立方米,试点应用以来,先后完成各类灾害预警56次,保障了大田灌区的工程安全,提高了灌溉效率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三是搭建数字乡村一张图平台。梳理归集包括气象、水务、农业农村等各个涉农条口的信息系统与信息数据,数字乡村一张图平台,目前平台已汇集融合了省、市、区20余个信息化系统,47个单位600余项数据清单,累计数据量达7000万条,涵盖了农情监测、水面监测、农田监测等细分专题,利用时空数据融合分析手段,帮助使用者动态掌握全区农业农村发展情况,对异常气象进行预测与告警,不断提升农业生产防灾减灾能力。

    三、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局将会同农业农村、气象等部门及各街场,全力做好防御应对工作,切实保障粮食安全生产。

    (一)加强研判应对。加强气象、水务、农业农村等部门工作联动和信息共享,及时发布高温干旱等预警信息,统筹做好引水翻水等工程调度,结合当前用水需求和可能发生的旱情,特别是受旱的丘陵地区,认真细化方案,加强水源调度,及时主动采取措施,确保农业生产用水需求,做足补水应急应对举措。

    (二)完善设施配套。持不懈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对常年失修的灌溉设施以及配套不足的田块进行改造升级,尽快健全农业灌溉体系,扎实做好防汛抗旱各项准备,加快健全农业灌溉设施体系、补齐防汛抗洪设施短板,长效应对高温天气造成的用水不足问题。

    (三)强化田间管理。在持续高温天气时,采取日灌夜排的方式,以水调温,以降低田间温度和穗层温度,同时喷施磷酸二氢钾和芸苔素等增强植株耐热耐旱性,减轻或缓解危害,提高花粉活力。对部分设施不齐全田块,在发生干旱时,喷施二氢卟吩铁或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效缓解因高温干旱导致的作物生殖生长破坏,增强植株抗逆能力,促进籽粒灌浆,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浦口区水务局

    2023年6月28日

    浦口区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