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742386635/2024-51038 | 主题分类: | 农业、林业、水利 |
组配分类: |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 体裁分类: | 议案 |
发布机构: | 浦口区农业农村局 | 生成日期: | 2024-07-05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
信息名称: | 对区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0179号提案的答复 | ||
文 号: | 关 键 词: | 提案答复 | |
内容概览: | |||
在线链接地址: | |||
文件下载: | |||
对区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0179号提案的答复
宋炜委员:
您好!您提的关于《关于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与支持,针对您提出的建议,我单位结合工作开展情况,通过认真调查研究和全面梳理总结后,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近年来,全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统筹推进、重点突破,都市现代农业强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浦口连续三年位居省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综合排名第一等次,斩获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区、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等一批荣誉。2023年,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2.48亿元、同比增长1.5%,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4.17亿元、可比增长2.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万元,城乡收入比1.98:1。
一是聚焦组织推进,强化制度创新。健全党政负责同志牵头、分管负责同志具体负责的乡村振兴组织领导体系,建立乡村振兴联系点制度,按季调度重点工作,确保乡村振兴各项任务扎实推进。研究出台乡村振兴实施意见、都市现代农业强区行动方案等制度性、指导性文件,探索具有浦口特色的乡村振兴发展路径。集成农业农村综合改革制度创新成果,推进宅基地改革、承包地管理和产权交易规范建设,出台农村宅基地管理暂行意见,建成星甸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村集体经济“十强村”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加大力度推动资金、用地等资源要素向农业农村倾斜,2023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超过7.5%,新增“金陵惠农贷”2亿元、贴息受益主体100户以上,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用地指标5个40.46亩。
二是聚焦高质高效,提质产业能级。夯实稳产保供基础,加强农业装备提升,全区高标准农田占比76%、特色农业机械化率75%以上。发挥农创中心科创引领作用,开展核心技术研发攻关,推广应用“四新”技术,提高主要农作物单产水平。建立健全成果转化机制,落地高科技应用场景10余个。延伸主导产业链条,布局桥林兰花塘未来农业展示中心、永宁青虾交易市场等配套项目,推动苗木转型升级,稻米、果蔬、虾蟹、花木产业链产值突破17亿元。加快融合发展,借助省级“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试点,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永宁青虾入驻盒马鲜生、“四季永宁”进驻河西金鹰,全年农业电商销售额达13.7亿元。大力发展“都市农业+”,打造高端民宿、科普研学等新兴业态,首推云园·梧桐语农业客厅,环老山休闲农业精品区获评全省首批休闲农业精品区,休闲农业接待游客680万人次、综合收入19.6亿元。
三是聚焦引育结合,加强人才建设。建立和完善选人用人机制,抓好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储备后备力量244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一肩挑”比例达100%。组织新录用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到村(社区)锻炼,实现干部教育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拓宽引才渠道、灵活引才方式,落实新农人学费补助政策,服务支持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等返乡创业就业。强化“三农”人才教育培养,邀请专家团队为“三农”从业者提供帮扶和技术性指导,定期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培训班、新农人研修班等,全年培训高素质农民752人次,培育农业农村“头雁种苗”13名。充分发挥乡土人才的标杆作用,在全区范围内评选出农业生产、农企经营、技艺传承和农业研发等4类20名乡土人才。张思洋、邵名文获评省级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加快推进乡村地区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等高质量发展,推动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共享教育资源,创成省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
四是聚焦生态宜居,推动乡村发展。纵深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四清、四拆、四整治”“红黑榜”等行动,累计完成528个村庄环境整治提升,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长效管控措施,加强农业污染面源治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7%以上、废旧农膜回收率达90%以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高标准打造美丽乡村,累计建成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9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15个、省级传统村落18个,汤泉、星甸、永宁街道获评“中国最美村镇”。改善提质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农村地区水、电、气实现向户延伸,全区农村双车道四级及以上公路覆盖率100%,“15分钟医保服务圈”市级以上示范点达100%,创成省级农村物流达标县、省级“乡村著名行动”先行区。
下一步,我们将在乡村振兴,在制度保障、产业兴旺、乡村建设、人才振兴等方面继续做好做足文章,努力绘就新时代“鱼米之乡”发展新貌。
一是继续完善制度保障。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压实部门责任和协同联动,推进政策扶持、资金争取、用地保障,支持乡村全面振兴。紧扣农业农村重点领域,以乡村振兴十大改革创新行动为抓手,深化符合浦口特色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
二是全面推进产业兴旺。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重中之重,优化提升特色产业链,着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紧紧依托农创中心,更大力度集聚科创资源,加快推动科技输出和成果转化。
三是有序开展乡村建设。紧扣“塑形”“铸魂”,全域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持续开展“四清、四拆、四整治”,提升人居生活品质。持续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普惠共享。
四是持续吸引人才下乡。强化人才保障力度,加强农村教育投入,大力营造引进、培育、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服务返乡创业、就地就业,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
南京市浦口区农业农村局
2024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