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头部2019
  • 网站支持IPv6
  • 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政府
    索 引 号:    742386635/2024-87024主题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统计分析 体裁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浦口区统计局 生成日期:    2024-11-09
    生效日期:     废止日期:    
    信息名称:    浦口区近五年基础设施建设成效调研报告
    文  号:     关 键 词:    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工程;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市政公用设施;能源基础设施
    内容概览:    
    在线链接地址:    
    文件下载:  

    浦口区近五年基础设施建设成效调研报告

    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改善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浦口区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本报告旨在系统梳理和分析浦口区近五年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成效与现状,以期为未来浦口区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一、五年基础设施投资情况

    (一)5年来基础设施建设总体情况。2019年至2023年,浦口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涵盖了道路运输、生态环境、市政公用设施、水利管理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等多个领域,5年累计投资435.60亿元,共计投建464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二)逐年基础设施建设情况。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分别为106.95亿元、126.42亿元、95.60亿元、57.94亿元、48.71亿元。在2020年我区基础设施投资额度达到这5年峰值,丰子河路建设工程、桥林老城片区综合开发、桥林自来水厂一期建设工程等42个基础设施项目均在2020年实现建安投资过亿元。

    (三)基础设施项目完工投产情况。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完成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分别是44个、103个、95个、98个、99个,累计439个基础设施项目完工投产,占近5年全部在建基础设施项目的比重为94.6%,投产项目完成投资385.9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投产项目124个,5年完成投资297.41亿元。

    (四)基础设施项目分行业投资情况。5年里,道路运输、市政公用设施、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生态环境、水利管理、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分别完成投资173.88亿元、157.57亿元、71.48亿元、15.66亿元、10.03亿元、6.99亿元,其中道路运输、市政公用设施行业投资力度较大,占近5年基础设施投资比重分别是39.9%、36.2%。

    二、五年基础设施具体建设成效分析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近年来,区内道路网络不断完善,新建和改造了多条主干道和次干道,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同时,公共交通设施也得到了加强,公交线路不断优化,地铁建设加快推进,为居民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此外,浦口区还积极推动物流园区和交通枢纽建设,促进了区域物流业的快速发展。近5年,浦口加快推进国道、省道、城市支路、四好农路等多条道路项目建设,5年投建道路运输行业项目117个,其中完工投产项目108个。重点道路项目加速建成投入使用,进一步提升城市交通的便利性和通达性,如312国道龙华立交至张店枢纽段新建、一零四国道北段、省道S002星甸桥林先导段、沿山大道西延建设工程等。产业园区不断优化路网结构,满足园区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如开发区丰子河路、秋江路、林中路、步月路等,5年开发区内部道路扩建了44条;如高新区华慧路、杏林路、月塘路、新莱街等,5年高新区扩建园区内部道路16条。农村公路的改善与扩建,进一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5年我区完成16个四好农路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强江浦、桥林、星甸、汤泉、永宁5个街道乡村路网覆盖。

    (二)生态环境品质有效提升

    近年来,浦口区加强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了污水处理能力,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高了垃圾处理效率。此外,浦口区还注重生态绿化建设,通过实施一系列绿化工程,提高了区域绿化覆盖率,美化了城市环境。在污染治理、绿化等方面发力,有效提升了城乡生态环境品质。5年来,完成了27个污水处理及收集系统建设项目,如浦口区街道污水设施一体化建设工程、珠江污水处理厂中水厂二期、污水厂收集系统主干管改造、城南河等河道消除劣V类水体水质提升工程、雨污分流工程等。投建了48个环境整治、人居环境提升项目,提升浦口人民居住幸福感,如科学城(金穗河、丰子河、秋萌河)两侧环境提升工程、重要道路路域环境整治项目、桥林街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项目、朱家店河张村河及芝麻河水环境提升工程、汤泉街道二0二0年人居环境提升工程等。

    (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浦口区高度重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一系列项目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区域防洪排涝能力和水资源利用效率。近年来,浦口区加强了河道疏浚整治工作,提高了河道的引排功能。同时,还积极推进农田水利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此外,浦口区还注重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有效改善了区域水环境质量。5年来,完成了21个关于河沟水库消险工程的建设,如石碛河消险、驷马山河支流消险、长江堤防消险、三岔水库及蒋山口水库消险等工程。完成了16个河道恢复、疏浚、连通及生态河道项目,如珠西支河恢复、石碛河至高旺河水系连通、沿滁小流域治理、芝麻河东段一期综合整治及农村生态河道建设等项目。投建了7个灌区项目,如重点泵站更新改造、灌溉水源塘坝治理、灌区节水配套及节水改造等项目。

    (四)公用设施建设更加多元

    浦口区的公共设施建设呈现出多元化、全面化的特点,旨在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近年来,浦口区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积极推进桥林老城片区综合开发,加强城市更新和改造,提升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生活品质,注重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同时,加强了市政设施维护和管理,确保了城市运行安全、有序。5年来,投建了4个人防工程、12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2个消防站、10座桥梁建设项目、8个市政管网项目、41个美丽乡村宜居村项目、14个景区建设项目,如上河街人防工程、北花园路规划中小学运动场人防工程、江浦街道文昌路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星甸消防站建设工程、科学城配套桥梁一期建设工程、高新区道路桥梁改造工程、金鼎路兰花路景天路市政管网建设工程项目、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项目、美丽乡村市级宜居村建设工程、传统村部保护项目、老山生态旅游体验园、水墨大埝创建4A景区改造提升工程等。完成了71个城市周边配套项目,如公交站台、公厕、停车场、垃圾转运站、泵站、城市公园、城市绿地、城市绿道、景观提升及综合整治等项目,这些项目的投建进一步保障了市政设施的安全运行,提升居民安全保障。城市公园及公园提档建设有武家嘴船厂工业遗址公园生态环境修复工程、狮山公园建设、凤凰山公园提档升级等6个项目,为居民提供了更好的休闲和娱乐场所。

    (五)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近年来,区内电网、燃气等能源供应设施不断完善,提高了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浦口区还积极推动新能源发展,通过建设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项目,提高了清洁能源的利用率。此外,浦口区还加强了能源监管和应急保障工作,确保了能源供应的稳定和安全。近5年,我区完成了自来水厂、增压站、供水管网、光伏发电、垃圾焚烧发电、燃气维抢中心、调压站等多个给水、供电系统及天然气利用工程等28个,进一步完善了我区水、电、燃气供应系统,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如桥林自来水厂一期建设工程、江浦制水厂改造、康华供水增压站、桥林西供水增压站、象山增压站及配套管网建设工程等项目;如开发区电力设施及配套工程项目、高新区绿色能源应用西江站、江北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工程等;如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中燃燃气维抢中心、桥林天然气调峰储配及调压合建站等。

    三、浦口区基础设施建设未来需关注的点

    5年,浦口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显著提升,为我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不断改善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不仅提升了我区城市的交通便利性和通达性,也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和商业活动。同时,生态环境和市政公用设施的改善,也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尽管浦口区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需关注以下几点:

    (一)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

    浦口区应紧扣国家、省、市重大战略的部署实施,立足区域现实需求,提前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工作,综合分析项目涉及的规划、生态红线、资金等保障要素情况,注重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性,加快构建现代化新浦口格局。在推进城建项目建设时,要注重与经济社会建设、产业布局规划等的充分衔接,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和品位。同时,加强与江北新区等周边区域的协调与合作,共同推进交通、生态、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建设,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实现区域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共用。

    (二)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应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的长远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推行绿色、低碳、环保的建设方式,推广使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态修复和绿化建设,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鼓励和支持绿色产业和低碳经济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三)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与社会福祉

    浦口区应紧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民生优先的发展理念。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重点考虑城市更新类、村庄环境提升类以及城市设施短板类项目,加快补齐居住环境、交通出行、生活配套等领域的短板弱项。通过提升公共服务设施的质量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关注低收入群体和特殊群体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支持。加大对农村和偏远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居民整体生活水平。

    (四)投资结构优化与项目管理水平提升

    浦口区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应遵守客观规律,践行“精打细算、实事求是”的理念,合理安排各项目建设时序,坚持量入为出、先急后缓、有所侧重,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合理布局基础设施项目,避免资源过度集中或浪费,不断优化资金配置,确保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性和高效性。加强对民生项目的投入和管理,加强对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规范项目决策、实施、监督等各个环节,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真正惠及人民群众。同时,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项目管理团队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为优化基础设施投资结构提供有力保障。

    四、结论与建议

    浦口区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成效显著,为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浦口区应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力度,坚持统筹协调、民生优先、可持续发展、融合发展等原则和方向,注重交通、水利、能源、互联网等领域的投资结构优化,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面发展。同时,应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与周边区域的协同发展,推动浦口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科学发展和高效利用,为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全区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浦口区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