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742386635/2024-87026 | 主题分类: | 其他 |
组配分类: | 统计分析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浦口区统计局 | 生成日期: | 2024-11-09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
信息名称: | 浦口区数字产业化专题调研报告 | ||
文 号: | 关 键 词: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数字产品;数字技术;数字化转型 | |
内容概览: | |||
在线链接地址: | |||
文件下载: | |||
浦口区数字产业化专题调研报告
数字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大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的要求。近年来,浦口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着力打造结构优化、产业高端的现代化浦口。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中将数字经济分为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和数据价值化四个方面。狭义的数字经济分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从目前的统计标准看,数字产业化(也称核心产业)测算标准相对清晰,范围界定相对明确,而产业数字化(也称融合产业)概念较为宽泛,增加值核算工作难度很大,难以做到全面、具体、准确地反映数字经济真实情况,需待全省试点结束和数字经济统计监测制度建立后,取得了完善的基础资料再进行核算。因此本文将利用全国第五次经济普查数据,对浦口区数字产业化部分进行全面的调研论述。
一、数字经济的概念
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数字经济是信息技术与产业经济的深度融合,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未来,数字化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产业融合将进一步加速,数据将成为新的生产要素,数字化转型将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一)国际现状
当前,全球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时期,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经济增长面临新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各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战略机遇,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发展潜力加快释放,成为推动各国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
据《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公布,2023年,美国、中国、德国、日本、韩国5个国家数字经济总量超3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超8%;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为60%,较2019年提升8个百分点,产业数字化占数字经济比重为86.8%,较2019年提升1.3个百分点。2019—2023年,美国、中国数字经济实现快速增长,德国、日本、韩国数字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二)国内现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数字经济不断发展,量质齐升,至今已基本形成完善的数字经济顶层设计与细化举措相结合的政策体系。数字经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从2017年第一次提出“促进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到2022年将“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单独成段,再到2023年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政府工作报告对数字经济的表述不断强化,释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积极政策信号。
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估计超过12万亿元,占GDP比重10%左右,有望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截至2024年5月底,全国累计建成5G基站达383.7万余座,占全球5G基站总数超六成,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达24.65亿。
三、浦口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特征
1. 主要指标情况良好。从营业收入看,2023年,浦口区3486家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49.1亿元。其中,企业数量最多的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8.66亿元,主要集中在数字技术应用业;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42.02亿元,均为数字产品制造业;建筑业实现营业收入0.94亿元,均为数字要素驱动业;批零住餐业实现营业收入28.5亿元,主要集中在数字产品服务业。工业和服务业营业收入占全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的91.6%,两大行业有力支撑了浦口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平稳发展。
从增加值看,2023年,浦口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134.7亿元。其中,工业实现112亿元,占全区工业增加值总量超七成;服务业实现21.1亿元,占全区服务业增加值总量近三成;建筑业实现0.14亿元;批零住餐业实现1.4亿元。
图 1 浦口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情况
图 2 浦口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情况
2. 企业分布聚集度高。2023年,浦口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共3486家。按专业分类来看,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服务业企业数量分别为305家、211家、332家、2638家,服务业占比较大,超过七成。
按数字经济分类来看,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带星号行业(其经济指标数字不完全纳入数字经济范畴)企业有547家,不带星号行业(其经济指标数字全部纳入数字经济范畴)企业有2939家,数字技术应用业有1889家,数字要素驱动业有1082家,两大类别企业占超过八成,数字产品制造业有305家,数字产品服务业有210家。
图 3 2023年浦口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分布图(按专业分类/按数字经济分类)
3. 大型企业贡献显著。从“四上”172家企业体量来看,2023年浦口区平均每家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7亿元,增加值达到0.74亿元。近几年,我区大型龙头企业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起到了优秀示范作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超5亿的企业共有8家,8家企业共创营业收入203.22亿元,占全区数字经济营业收入总量近六成;数字经济增加值超8亿的企业有3家,共创增加值112.4亿元,占全区数字经济增加值总量超八成。
4. 板块特色明显。分板块看,江浦街道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数最多,在全区占比近三成;高新区有416家数字技术应用业企业,共创增加值13.8亿元,占高新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超九成;开发区有213家数字产品制造业企业,共创增加值111.2亿元,占开发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的99%;桥林街道、汤泉街道、星甸街道、永宁街道产业分布多样,涉及门类广泛;珍珠泉度假区仅有数字技术应用业与数字要素驱动业企业;老山林场仅有数字技术应用业企业。
图 4 2023年浦口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数量
四、浦口区数字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覆盖不全面,发展不均衡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有4个大类23个中类126个小类,2023年浦口164家企业大类覆盖面齐全,但中类有4个未涉及(互联网金融、数据资源与产权交易、其他数字技术应用业、其他数字产品服务业),小类有41个未涉及,小类覆盖率仅有68%,产业发展还不够多样化。
同时,在专业分类上,我区数字经济发展不全面、不均衡问题更为突出,工业经济是支撑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以数字化赋能工业转型升级有利于提升我区工业领域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023年,我区工业数字化转型成果显著,数字经济总量对数字产品制造业小类中的“集成电路制造”依赖度过高,仅仅该小类便实现增加值107亿元,占比高达80%。此外,批发零售数字经济企业暂未出现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建筑业数字化转型效果不理想。
(二)服务业数字化建设仍需加强
根据《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涵盖126个国民经济行业小类,其中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服务业涵盖的行业小类占比分别为42.9%、3.2%、6.3%、47.6%,由此可见数字服务业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2023年,浦口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中应用软件开发、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产业规模较大、贡献显著,但互联网科技创新平台、互联网数据服务等新型信息技术服务产业规模还有很大发展空间。2023年全年,我区互联网科技创新平台、互联网数据服务实现增加值-232万元,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全区数字经济总规模。
(三)数字基础设施不够健全
近年来,浦口区将数字经济作为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持续开展交通、水利、电网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升级、智能化改造,加快推进城乡网络一体化建设。数字经济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数字化转型成效初显,经济形态和产业结构正在重塑。但是还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区5G 技术应用产业生态尚未形成,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尚待提高、投融资机制不够完善。
五、浦口区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困境
如今数字经济炙手可热,特别是刚经历新冠疫情的冲击,数字化转型成为未来新的趋势,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浦口区数字化转型仍面临着观念、制度、管理、技术、人才等多方面的挑战。
(一)人才困境
企业数字化转型往往需要数据分析师、软件开发工程师、网络安全工程师等专业人才,我区相关企业盈利水平有限,难以匹配一线城市的薪资和发展空间,难以留住人才,且浦口区本身高校较少,使得我区数字化转型企业面临人才“造血”难题。
(二)资金困境
传统企业特别是大量处于创业起步阶段的中小微企业,它们在步入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需要在前期投入更多成本,而充足的资金条件是企业数字化转型起步阶段的重要动力来源。大多数企业反映,受限于经济大环境萧条,企业本身融资困难,资金压力大,考虑转型失败的资金风险,大多数都不愿冒险。
(三)技术困境
核心技术缺失更易遭遇海外企业“卡脖子”制约发展,目前国内数字化转型大多依托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但经过调研发现很多中小型企业对此类技术了解有限,对自主创新、自主研发的意识不足,核心软件算法、关键硬件设备等方面的竞争力较弱,开展数字化转型的难度较大。
六、推动浦口区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
(一)全力打造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完善服务制度,支持数字经济优势企业在我区的稳定、高质量发展,定期开展调研走访,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全力帮助企业办实事、解难题。鼓励优势企业尽量融入全球市场,加大与国际知名企业的跨国合作。加快推进我区传统龙头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持续深化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全力打造数字经济新产业集群。同时,要加强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鼓励和引导,积极争取上级奖补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设立转型担保资金,激发企业转型动力,提升企业获得感。可以建立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通过考核评价甄别出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较为典型的企业,给予表彰或奖励,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充分调动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性。
(二)完善新型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新型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要不断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完善新型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持续升级网络基础设施,加快千兆固定宽带应用、窄带物联网广泛覆盖等,提高数据信息共享程度。其次,鼓励和吸引民间企业等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拓宽新型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投融资渠道。在新基建的投资主体方面降低民营企业进入门槛,促进投资主体多元性,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为完善新型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最后,推动“互联网 + 现代农业”建设,发展智慧农业,着力解决农业信息化水平落后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问题。
(三)强化数字专业技术人才保障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带来持续高涨的数字人才需求。近年来,浦口区人社局着力推进我区数字技能培训提升行动,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重点领域,建立集培训、评价、选拔、使用、激励于一体的数字技能人才培育机制,促进技能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下一步,需从源头出发在全区范围内鼓励培育具有高数字素养和数字技能的人才,高校要加强信息技术、大数据等相关学科建设,加大复合型高端数字经济人才供给,鼓励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开展校企合作,大力推进产学融合,支持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建立数字经济实训基地,大力培育具备数字化背景的复合型高端人才。此外,也可以从其他地区引入高端人才、机构,提供精准化诊断、专业化指导。
(四)构建和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
数字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数字风险的滋生。网络犯罪、数据泄露、个人隐私泄露、钓鱼欺诈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传统的治理体系已无法解决数字风险所带来的新问题,因此,我区在发展数字经济的同时也需要高度重视数字安全问题,加大数据安全的保护,加快数据防护体系建设,在以数字化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织密安全网。
(注:文中数据为初步汇总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