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742386635/2024-98296 | 主题分类: | 其他 |
组配分类: | 统计分析 | 体裁分类: | 报告 |
发布机构: | 浦口区统计局 | 生成日期: | 2024-12-19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
信息名称: | 浦口区2024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调研报告 | ||
文 号: | 关 键 词: | 调查;抽样调查;人口文化素质;老年人;常住人口;人口性别 | |
内容概览: | |||
在线链接地址: | |||
文件下载: | |||
浦口区2024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调研报告
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是了解我国人口结构、动态及发展趋势的重要手段,此项调查的开展是为了更精准、及时地监测和反映我国人口发展变化情况,为党和政府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人口有关政策提供基础依据,全区人口抽样变动调查入户登记、复查审核、编码、数据录入等工作已全部完成,结合调查到的情况以及本区实际,现就我区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的主要数据分析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的对象为居住在浦口区的常住人口,共抽中12个样本块,涉及5个街道,10个村(居)民委员会,调查户484户,应在本户登记的人数1347人,户籍人口861人(其中户籍人口外出半年以上有84人),常住人口1246人。此次调查按户口性质分:农业户口497人,非农业户口850人,户口待定0人。
二、主要数据
(一)常住人口
此次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常住人口1246人,其中:男618人,女628人,15岁以上人口1092人,出生人口5人,其中:男4人,女1人;死亡人口4人,其中:男2人,女2人。
(二)人口出生率
本次调查人口出生率为5.20‰。生育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经济状况是影响生育率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昂的生活成本、低收入水平、缺乏稳定的就业机会等经济问题可能使人们推迟或选择不要孩子;二是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小孩的教育成本在不断提高,除开交学费本身,还有高昂的校服,手工,牛奶,郊游,培训班,各种郊游都会产生不菲的费用;三是现代人更注重个人追求、自我实现和享受生活,对于育儿的责任和压力可能会减少。
(三)人口死亡率
此次调查死亡率为2.97‰,自然增长率为2.23‰,从以上分析中得知,由于人口类型逐渐趋向老龄化,死亡率在长期观察中应该是有所升高,但在调查死亡率中没有这个明显的趋势。其次,调查数据发现,在以后一段的时间内,育龄妇女人口数量基本稳定,育龄妇女生育率仍会维持在一定的高度,多孩政策放开后的作用仍在显现。
二、人口抽样情况分析
1、家庭户规模向小型化发展,婚姻关系基本稳定
按照人口发展规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在不断地转变,小型化家庭主体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一是家庭户规模是稳步缩小趋势,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显示家庭户平均每户人数为2.79人;二是家庭构成以小型化为主要特征明显,两代户比例进一步提高,三人户、四人户占调查户的比例是55.7%,相当于一半的家庭是结构简单、小型的三口、四口组成的。
浦口区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显示,15岁以上人口中,未婚人口占13.50%(主要是在校学生和未达到法定年龄的),有配偶人口占79.03%,离婚人口占2.80%,丧偶人口占4.67%,总体来看浦口区已婚人口的婚姻状况比较稳定。
2、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人口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数据,浦口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九年制义务教育也不断巩固,初中入学率为100%,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8.9%,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受教育水平明显得到提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高素质劳动力资源,也为社会全面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城乡和谐发展,人口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
城镇化是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经济,社会结构转换,近几年来,区委、区政府把小城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作为促进社会发展,繁荣城乡经济,加快双柏社会和谐发展步伐的一项重要发展举措来抓,在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同等待遇,促进了人口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彻底改变了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的限制和不公平待遇,浦口区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浦口区2023年城镇化率为80.89%,同比增加0.07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的不断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正效应也将充分显现。
4、人口结构发生变化,但老龄化特征初步显露
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浦口区少儿人口(0-14岁)比例占12.60%,劳动力年龄人口(15-64岁)比例为72.84%,老年人口(65岁以上)占到了14.56%,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显示少儿人口占11.73%,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为72.16%,老年人口比例为16.11%,少儿人口比例逐渐下降,劳动年龄比例略有波动,老年人口比例有所增加,使人口社会抚养比有了一定幅度的上涨,一方面,人口增加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压力,为经济增长创造了人口红利期;另一方面,老龄人口的不断提高,使养老方面面临挑战,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理想子女数以一孩为主,多孩生育意愿较低
根据调查结果,育龄妇女(除在读学生)共有240人,其中不想生孩子的占比2.5%,理想孩子数为1个的占比74.2%,理想孩子数为2个的占比22.9%,理想孩子数为3个的占比仅为0.4%。只希望有一个孩子的生育意愿可能会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和挑战,例如会进一步加深我区老龄化问题,对社会的经济、养老等方面带来挑战,此外,一个孩子的家庭也会面临孩子照顾和教育的问题,尤其是对于职场女性而言,事业与家庭的平衡也会更加困难。
6、人口性别比有所下降,处在可调控范围
调查显示此次男女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2:1,较七人普时的1.09:1有所下降,但还处在可调控范围,出生人口性别比出现偏离正常值域的现象,将对社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谐,因此这个指标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三、对策建议
1、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口素质。我区人口文化素质虽然有明显提高,但综合文化程度还处于低水平,所以提高人口文化素质的任务还很艰巨。一是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坚持经常性的宣传教育,使全社会达成“发展教育、利国、利民、利己”的共识,自觉自愿地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尽力尽责,全面推进我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二是进一步重视农村教育,我区还属于郊区,乡村人口占总人口的19.11%,较其他区的乡村人口占比在全市排名靠前,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对提高全区人口的整体素质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要花大力气,逐步缩小人口文化程度的城乡差异,地域差异及两性差异等,使全区人口文化素质均有较大提高。
2、优化供给,构建多层次养老体系。一是通过老年大学、老年讲堂等方式提高老年人精神境界,宣传爱老、尊老、敬老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子女等家庭成员应多陪伴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关爱和照顾,让老年人安享晚年;三是为老年人搭建更多教育、旅游、社交等平台,组织有益的线下活动,丰富其生活;四是鼓励企业开发适合老年人的产品和服务,如“一键呼人、爱心通道”等,满足其居家生活需求;五是完善“长者食堂”“长者模式”“家政服务进社区”等服务,保留线下传统服务方式,确保老年人在数字生活中不被边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