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742386635/2025-35593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组配分类: | 解读材料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浦口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生成日期: | 2025-05-26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
信息名称: | 关于《南京市浦口区城镇燃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解读 | ||
文 号: | 关 键 词: | 应急预案 | |
内容概览: | |||
在线链接地址: | |||
文件下载: | |||
关于《南京市浦口区城镇燃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解读
近日,浦口区人民政府办公室正式印发《南京市浦口区城镇燃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024版)》(以下简称《预案》),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修订背景和过程
为建立健全浦口区城镇燃气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提高处置城镇燃气突发事件的能力,及时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事故抢险、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工作秩序,保证应急指挥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
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区城乡建设局组织开展了《预案》编制工作。编制起草过程中,学习吸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江苏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南京市浦口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规和政策文件的制度安排。同时,认真梳理我区城镇燃气安全事故防范需求和应对要点,系统总结近年来我区在处置各类城镇燃气安全事故方面的实践经验,力求《预案》内容科学合理。经过反复研究,对组织体系与职责、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后期处理、应急保障等重点内容进行认真推敲后形成初稿,并按程序广泛征求了各方意见建议,最终以浦口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的名义予以印发实施。
二、编写思路和主要特点
《预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切实履行区政府社会管理和安全生产监管职能,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大限度地减少城镇燃气安全事故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国家、省、市总体预案要求,并结合浦口区实际情况,明确了区《预案》的基本原则、组织机构和职责、运行机制以及应急保障等内容,指导全区城镇燃气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资源保障等工作。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应急预案体系完善。本预案共8个章节(包括总则、组织体系与职责、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后期处理、应急保障、监督管理、附则),涵盖了城镇燃气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各个环节,具有较高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二)组织指挥体系健全。参照国家、省、市总体预案制度设计,根据《南京市浦口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要求,明确由区政府统一领导全区工作,区城镇燃气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指挥部(以下简称“区应急指挥部”)担任全区城镇燃气突发事件应急综合协调机构,负责组织、领导全区的城镇燃气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同时规定了相关机构的主要职责和工作机制。
(三)组织指挥职责明确。区人民政府设立“区应急指挥部”,其日常办事机构为区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城乡建设局,主任由城乡建设局主要负责人担任。区应急指挥部总指挥由区长担任,区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有:区委宣传部、城乡建设局、应急管理局、公安分局、消防救援大队、市场监督管理局、商务局、卫健委等部门(单位),区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根据各响应等级的要求,履行本部门的职责。
(四)应急预案管理规范。本次编写在体例上遵循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江苏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江苏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南京市浦口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有关要求,主要内容严格遵照省、市、区总体预案要求进行编写,明确了预案管理、宣传培训、预案培训演练等相关要求,努力做到定义清楚,理由充分,操作规范,有力指导全区城镇燃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工作。
三、主要框架结构
根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并参照《江苏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南京市浦口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有关要求,本《预案》涵盖了总则、组织机构与职责、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后期处理、应急保障、监督管理、附则等八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总则,明确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事故分级、应急预案体系等内容。
第二部分是应急组织体系与职责,明确区级层面应急指挥部领导机构组成及成员单位相应职责。并根据工作需要划分成综合协调组、危险源控制及事故处理组、医疗救治组、灭火救援组、现场警戒稳控组、环境监测组、物资供应和通讯供电保障组、应急资金组、信息发布组、善后处理组十个职能组,及专家指导组承担相应工作职责。
第三部分是预防预警,明确可能影响城镇燃气安全事故的预防、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发布、预警级别调整和预警响应行动。
第四部分是应急处置,包括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突发事件的先期处置、应急响应、应急安全与防护、信息发布、应急响应终止等内容。
第五部分是后期处理,对突发事件善后处置、调查与评估进行了规范。
第六部分是保障措施,包括应急队伍、资金、物资、信息与通讯、医疗、交通运输、治安维护、社会动员、紧急避难场所、技术储备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第七部分是监督管理,明确了《预案》的宣传与培训、演练的要求,以及责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