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742386635/2025-40476 | 主题分类: | 其他 |
组配分类: | 统计分析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浦口区统计局 | 生成日期: | 2025-06-16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
信息名称: | 浦口区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情况分析 | ||
文 号: | 关 键 词: | 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标准煤;垃圾发电;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能源消费;城市生活垃圾;能源消费量 | |
内容概览: | |||
在线链接地址: | |||
文件下载: | |||
浦口区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情况分析
高耗能行业是指生产过程中消费能源较多、单位产品能耗较高的行业,也称为能源消费密集型行业。在《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报告》中定义的六大高耗能行业分别为: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目前我区规上工业企业中涉及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四大高耗能行业。高耗能行业在推动浦口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但资源消耗高,经济效益低,是转型升级和节能降耗调控的重点领域。近年来,浦口区针对高耗能行业制定和推进了一系列节能政策举措,成效较为显著。当前高耗能行业节能空间和潜力已明显缩小,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化、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的背景下如何破解瓶颈制约,实现高质量发展将面临新的挑战。
一、我区规上工业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现状
(一)规上工业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基本情况
2024年,从行业分布情况看,39家高耗能企业分布在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四个行业。行业分布及综合能源消费量分别为: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2家、24.85万吨标准煤,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0家、10.79万吨标准煤,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6家、0.19万吨标准煤,有色金属行业1家、其能源消费量忽略不计。
分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及企业数量分布图
(二)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占比情况
2024年,规上工业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35.83万吨标准煤,占我区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59.6%,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占比最大,所占比重远高于其余三个行业占比之和;规上工业高耗能行业实现总产值26.04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总产值的5.5%,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占比最大,为14.9%,但产值所占比重(3.2%)远低于其综合能源消费量所占的比重。
高耗能行业占规上工业比重情况
能源消费 | 工业生产 | |||
综合能源消费量 (万吨标准煤) | 占比 (%) | 产值 (亿元) | 占比 (%) | |
规上工业 | 60.15 | - | 470.23 | - |
高耗能行业 | 35.83 | 59.5 | 26.04 | 5.5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24.85 | 41.3 | 3.45 | 0.7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10.79 | 17.9 | 14.9 | 3.2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0.19 | 0.3 | 7.65 | 1.6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0 | 0 | 0.04 | 0 |
(三)高耗能行业能源品种消费情况
从能源消费结构看,全区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呈现“三足鼎立”格局:城市生活垃圾(用于燃料)、煤炭和电力构成主要能源体系。其中,垃圾发电企业通过焚烧处置生活垃圾产生电能,煤炭作为传统能源支撑化工等基础工业,电力则贯穿生产全流程。2024年,规上工业高耗能行业城市生活垃圾(用于燃料)和煤炭的消费量占其消费总量的100%(综合能源消费量=能源消费总量-加工转换产出-回收利用)。其中城市生活垃圾(用于燃料)消费量 116.34万吨,折标准煤23.66万吨标准煤,占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量总量的66%;煤炭消费量11.26万吨,折标准煤7.48万吨标准煤,占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总量的20.9%;电力消费量2.23亿千瓦时,折标准煤2.74万吨标准煤(当量值),占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7.6%;其他能源消费量合计1.95万吨标准煤,占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5.4%。
(四)重点耗能企业情况
2024年,全区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万吨以上企业共有7家,其中3家企业属于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共35.02万吨标准煤,占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58.2%,占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97.7%。
重点耗能企业分布情况
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企业个数 | |
规上工业 | 7 |
高耗能行业 | 3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1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2 |
二、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特点及存在问题
(一)优质能源消费量增加,煤炭减量替代成效明显
2024年,随着另一家垃圾发电企业投产、入规,全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企业生产逐步稳定,垃圾消费量增加,共消耗城市生活垃圾116.33万吨,同比增长90.3%,累计发电64371万千瓦时。全区坚持煤炭总量控制,通过生物质能(用于燃料)、电能替代等方式,不断提高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全区煤炭消费总量从18.41万吨下降至16.6万吨,同比下降9.8%。
(二)经济效益欠佳,低于规上工业整体水平。高耗能行业多为劳动密集型的传统行业,产品也多以基础性、原材料类为主,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随着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快速发展,这些行业遭遇劳动力成本上升、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要素资源约束等“成长的烦恼”,主要效益指标均低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2024年,高耗能行业资产负债率为56.6%,高于规上工业7.4个百分点;营业成本利润率、营业收入利润率分别为4.4%和3.6%,低于规上工业12和8.9个百分点;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1.7元,高于规上工业5.1元,每百元营业收入实现的利税为8.2元,少于规上工业5.8元。
高耗能行业和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指标对比
指标 | 高耗能行业 | 规上工业 |
资产负债率(%) | 56.6 | 49.2 |
营业成本利润率(%) | 4.4 | 16.4 |
营业收入利润率(%) | 3.6 | 12.5 |
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元) | 81.7 | 76.6 |
每百元营业收入实现利税(元) | 8.2 | 14 |
(三)高耗能行业节能空间不断缩小。近年来,全区通过强力推进节能技改、淘汰落后产能等工作,企业节能技术和节能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能耗已经降到了一定水平,节能降耗难度不断加大。从企业层面看,2024年综合能源消费量超过万吨标准煤的单位共有3家企业,单位数仅占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0.9%,但能耗占到全部规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58.2%。
三、高耗能行业发展建议
(一)创新发展方式,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着力培育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生态。加大对天然气、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力度,逐步降低煤炭和传统电力的消费比重。
(二)垃圾发电企业应做好相关计量统计工作。入炉的垃圾量、垃圾的实测折标系数关系到垃圾发电企业的能源消费量、火力发电煤耗等,计入能源报表内的城市生活垃圾(用于燃料)项应是入炉的垃圾量,抽验检测的垃圾热值也应从入炉的垃圾中抽验。目前,经了解垃圾发电企业无法做到实测垃圾热值,建议有关节能管理部门针对不同类别、季节、地区等垃圾发电锅炉做燃料化验,综合分析后提供平均折标系数供垃圾发电企业采用。
(三)制定针对垃圾发电企业的相应节能考核规则。垃圾发电企业作为我区耗能大户,且垃圾发电作为“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生活垃圾的最好办法,垃圾发电企业因其当量能源消费量较大,在工业节能考核时被列入高耗能企业,对当地节能考核工作造成影响,建议节能主管部门对其节能考核应制定相应规则,如考核其火力发电煤耗升降情况等,使考核工作真正起到推动节能作用。
(四)强化企业管理。加强对企业节能降耗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节能意识。建立健全能源管理体系,加强对企业能源消耗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能源浪费问题。鼓励企业引进专业的能源管理人才,提高企业的能源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