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742386635/2025-51542 | 主题分类: | 其他 |
组配分类: | 统计分析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浦口区统计局 | 生成日期: | 2025-07-29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
信息名称: | 上半年浦口区规上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 ||
文 号: | 关 键 词: | 工业总产值;工业经济;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工业企业;民营企业 | |
内容概览: | |||
在线链接地址: | |||
文件下载: | |||
上半年浦口区规上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简析
今年以来,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促发展、保生产,贯彻落实各项惠企政策,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上半年,全区工业经济突破万难、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一、全区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形势
上半年,全区工业实现增加值90.5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1.7%,同比增长7.2%,增速较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拉动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增速较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8.5%,销售产值同比增长4.8%,累计产销率为90.3%,较一季度回升3.5个百分点。累计实现出口交货值96.4亿元,同比增长2%。
上半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增长趋势图
二、工业经济运行特点
(一)制造业、供应业同步增长,民营企业中流砥柱作用凸显。从我区涉及的二大门类看,制造业是拉动规上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占比98.2%,同比增长8.4%,拉动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8.2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工业总产值占比1.8%,同比增长13.7%,拉动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0.2个百分点。从经济类型看,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占比为55.5%,同比增长7.7%,拉动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4.3个百分点,股份制企业工业总产值占比为44.1%,同比增长9.6%,拉动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4.2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工业总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42.3%,同比增长10.8%,高于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2.3个百分点,拉动增长4.5个百分点。
(二)七成以上行业实现正增长,重点行业拉动明显。全区工业涉及的27个行业大类中有19个行业工业总产值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超七成。重点行业表现突出,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贡献最为突出,其工业总产值总量占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比重56.8%,拉动全区规上工业增长4.4个百分点,对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贡献率为52.3%。
(三)新旧动能转换有序推进。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推进,创新引领作用不断强化,新动能保持强劲势头,高质量发展相关产业增长较快,为工业经济恢复注入强大动力。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71.75亿元,同比增长8.8%,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总量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67.8%,拉动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6个百分点。
(四)超亿元企业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区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共26家,实现产值187.32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比重73.9%,同比增长11.5%,增速高于全区工业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拉动全区工业增长8.3个百分点,反映出我区规上工业增长主要依赖重点企业支撑。
三、当前工业经济需关注的短板
(一)新增企业推动作用较小。上半年,从新入库企业看,新入库企业20家(2024年度12家,2025年2月8家)工业总产值占比为1.6%,同比增长41.5%,拉动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0.5个百分点,推动作用较小。
(二)企业亏损情况严重,成本收入比攀升。企业盈利情况不容乐观,我区规上工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成本为76.22元,较同期增加1.51元。成本费用提升导致利润率继续降低,企业利润31.97亿元,同比下降3.3%,企业盈利空间缩小,亏损严重,直接导致企业生产积极性下降,限产、减产以至停产,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进而对工业经济稳定造成不利影响。
(三)过半企业生产下降。上半年,全区生产下降企业175家,占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数量比重为51.3%,工业总产值占比20.2%,工业总产值增速同比下降20.6%,下拉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5.7个百分点。其中停产半停产企业(含退库企业)44家,占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数量比重为12.9%。分板块看,生产下降企业主要集中在开发区和星甸街道,其中开发区116家,占全区下降企业数的66.3%,占开发区企业数的50.9%;星甸街道20家,占全区下降企业数的11.4%,占星甸街道企业数的51.3%。
下一步,继续强化分类施策,切实推进工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一是龙头企业,对产值超亿元企业按照“细、深、实”要求抓好走访调研,确保工业增长的重要支撑;二是负增长企业,对连续负增长企业和预期产值出现下降的企业,开展入企问诊,“一企一策”帮扶止滑,全力收窄负增长面;三是升规企业,及时了解掌握辖区内企业生产经营数据,重点抓好具有升规潜力企业的督促指导,确保及时入统,为我区经济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