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头部2019
  • 网站支持IPv6
  • 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政府
    索 引 号:    742386635/2025-64788主题分类:    其他
    组配分类:    统计分析 体裁分类:    其他
    发布机构:    浦口区统计局 生成日期:    2025-09-22
    生效日期:     废止日期:    
    信息名称:    家庭暑期学生消费行为的调研分析报告
    文  号:     关 键 词:    消费;消费环境;学生消费;培训;消费结构;整体满意度;暑期
    内容概览:    
    在线链接地址:    
    文件下载:  

    家庭暑期学生消费行为的调研分析报告

    本报告基于对南京市131个样本家庭的问卷调查数据,深入分析了当前家庭在暑期期间针对孩子的消费结构、金额、压力感受及行为偏好。调研覆盖了文旅消费、培训教育、奖励性消费等多个核心领域,旨在揭示暑期学生消费市场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为相关各方提供决策参考。

    一、 调研样本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共收集有效样本 131份。从孩子受教育阶段来看,分布较为均匀:小学生51人(38.9%),初中生23人(17.5%),高中生17人(12.9%),大学及以上40人(30.5%)。这表明调研涵盖了从低龄到成年早期的整个学生群体,消费行为分析具有较广的覆盖面。

    二、 暑期消费总体概况

    (一)消费规模与计划

    从计划消费金额看,家庭暑期为孩子规划的整体消费金额较高。数据显示,消费计划在3001-20000元及以上的家庭占主流(累计72.2%),其中计划消费5001-10000元的家庭占20.6%。值得注意的是,计划消费20000元以上的家庭占比达到16.0%,反映出高端消费市场的潜力。

    从消费金额结构看:暑期计划给孩子消费平均值约 9000元,中位数约 5279元,平均值远高于中位数,表明消费分布呈右偏态,即部分家庭的高额消费显著拉高了整体平均水平。

    与去年同期相比,超过半数的家庭(56.4%)表示孩子暑期消费金额有所增加(明显增加28.2% + 略有增加28.2%),仅有12.1%的家庭表示减少,消费市场呈现增长态势。

    孩子暑期消费在家庭总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超六成(60.7%)家庭的孩子暑期消费占了家庭总消费的20%及以上,其中占比40%及以上的家庭接近三成(29.7%)。

    (二)消费来源

    消费资金主要来源于家庭储蓄112人(85.5%),其次是家中长辈资助42人(32.1%),压岁钱(19.1%)和学生兼职收入(6.9%)也是部分资金的来源。

    (三) 消费压力感受

    超过四分之三(76.0%)的家庭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消费压力。有一定压力但可以接受68人(51.9%)为主流心态,压力较大29人(22.1%),无法承受3人(2.2%),完全无压力31人(23.6%)。

    三、 消费结构深度分析

    (一)消费涉及方面

    暑期消费呈现多元化、体验化特征。排名前五的消费领域是:文旅休闲101人(77.1%),餐饮美食75人(57.3%),参加兴趣班/培训班78人(59.5%),学习用品69人(52.7%),运动健身49人(37.4%),电子产品(27.5%)、服装鞋帽(24.4%)等实物消费也占有一定比例(见图一)。

    图一:家庭暑期孩子消费结构情况

    (二)文旅消费分析

    从消费意愿看:高达86.9%的家庭(114户)已有或正在规划暑期文旅消费,需求旺盛。

    预算水平:文旅消费预算集中在3001-20000元之间(累计75.1%),其中5001-10000元占比最高(25.9%)。

    目的地偏好:自然风光类(65.6%)最受欢迎,其次是历史文化类(43.5%)和主题乐园类(29.8%),科技展览类(25.9%)也受到一定青睐。

    交通方式:火车/高铁(63.4%)、汽车(自驾或长途)(49.6%)、飞机(48.1%)是三大主流出行方式。

    住宿选择(多选):中高档酒店(45.8%)略高于经济型酒店(44.3%),民宿(33.6%)也成为重要选择。

    购物花费:主要用于食品饮料(61.8%)和购买当地特色纪念品(56.5%)。

    (三)培训教育消费分析

    参与度:75.6% 的孩子(99人)已经或计划参加暑期培训班/兴趣班,市场需求巨大。

    参培数量:参加2~3个培训班的孩子最多(57人),占参培人数的57.6%。

    培训花费:计划投入的培训费用较高,36.5%的家庭预算在3001-5000元,21.2%的家庭预算在10000元及以上。

    费用占比:培训费是暑期消费的大头。对于参培家庭,此项花费占孩子暑期总支出40%及以上的家庭占比40.4%(20%~40%占25.3%)。

    培训类型:学科类培训(如数语外)参与度最高(73人), 尽管有政策监管,需求依然强劲;兴趣类培训中,艺术类(41人)和体育类(39人)并驾齐驱,科技类(11人)和研学游学(11人)仍在发展初期。

    报班原因:学科类:主要为了巩固预习知识(70人)、提升成绩(59人)和应对升学考试(42人),功利性目的明显;兴趣类:主要出于丰富暑期生活(55人)、个人兴趣爱好(49人)和培养特长(44人),更注重素质发展和体验。

    (四)奖励性消费

    金额分布:超过九成(92.4%)家庭有奖励性消费预算。金额主要集中在3000元及以下(66.3%),其中1001-3000元(32.8%)和1000元及以下(33.5%)占比最高。

    四、 消费环境与满意度

    (一)消费遇到的问题

    超六成家庭在暑期消费中遇到过问题,反映出市场乱象不容忽视。主要问题包括:酒店/机票预订后临时涨价、无故取消或变更(38人),暑期研学机构虚假宣传、质量与价格不符(36人),价格高(45人),消费体验差(31人),预付费项目(如培训班、健身房等)商家跑路、维权困难(25人),景区同质化严重(28人)。

    (二)对政府监管的期望

    消费者强烈呼吁加强监管,优化消费环境,主要措施包括:规范酒店、机票等预订市场,建立风险保障机制(71人)呼声最高;加强对暑假研学机构的监管,打击虚假宣传(62人);加强市场价格监管,打击价格虚高、哄抬价格等行为(49人);联合商家推出适合学生的优惠活动(49人);强化对预付费项目商家的监管,建立风险保障机制(41人)。

    (三)整体满意度

    消费者对暑期学生消费环境的整体满意度不高。其中,比较满意:58人(44.2%);不满意:51人(38.9%);非常满意:19人(14.5%);非常不满意:3人 (2.2%) 。不满意+非常不满意的比例高达41.1%,显示消费环境仍有巨大改进空间(见图二)。

    图二:暑期学生消费整体满意度情况

    五、结论与趋势总结

    (一)市场规模庞大且持续增长:家庭暑期学生消费意愿强烈,预算中位数超5000元,市场总容量可观,且超半数家庭消费同比增加。

    (二)消费结构“双轨并行”:消费模式呈现出“体验式文旅”与“功利性培训”并重的特点。家庭既愿意为开阔眼界、愉悦身心的文旅体验付费,也毫不吝啬于为孩子的学业和特长投资。

    (三)消费压力普遍存在:超七成家庭感到压力,“可以接受”是主流心态,但高额的培训费用和文旅开销是主要压力源。

    (四)市场秩序仍是痛点:消费环境满意度低,价格欺诈、预订违约、虚假宣传、预付费风险等问题高发,严重损害消费者体验和信心。

    (五)强烈的监管与优化呼声:消费者迫切希望政府出手,在规范价格、保障预订、监管研学与预付费机构等方面加强治理,同时期望商家推出更多优惠活动。


    浦口区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