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区康居集团围绕保障性住房建设,引入“规划+设计+施工+运维”全生命周期思维,着力打造第三代安居住宅,推动“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迈进。
一是把握城市更新机遇,拉高规划设计标准。将保障性住房规划选址与城市总体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交通发展一体融合、统筹规划;强化中小学、幼儿园、社区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同步建设施工;规范保障房户型设计标准,严格把控容积率、建筑间距、日照系数等指标,细化空间布局、优化套型结构;按照“绿建三星”标准设计建设桥林G26项目,推动桥林六期、十期等“海绵住房”项目建设;注重乔、灌、草多层级搭配打造立体花园小区,提升景观绿化率、车位配比率,营造适儿、适老全龄化活动空间,保障性住房环境优美、周边交通便利、配套设施齐全,生活条件成熟,区位优势凸显。
二是立足项目施工质量,刚性提升建筑品质。对标商品房住宅项目建设标准,加强项目设计方案评估及施工图联合审查把关,实行全装修成品房交付,全面推行隐蔽工程举牌验收、部门联合巡查过程监管、分层分户检查验收等全链条监管机制;提升太阳能、轻质量陶粒板、高性能中空门窗等新型建筑材料应用,在桥林G26项目引进地源热泵科技系统、24小时全置换新风系统,提供全屋净水、24小时热水供应,可有效降低能耗;提升“智能化+智慧化”技术应用,强化建筑节能环保、绿色低碳、舒适健康,持续推进住宅品质提升,提供更好居住体验。
三是聚焦筑就美好生活,打造智慧安防小区。推动通信网络、广电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与主体工程“四同步”,推动千兆光纤、移动宽带网络入户;强化“400”服务热线咨询、建议、报修等一站式服务功能,构筑“365天×24小时”不间断服务模式;完善小区人脸识别智能门禁系统、智慧停车系统,实行人员“刷脸”、车辆“刷牌”进入;完善电梯控制系统,刷卡乘梯入户;强化视频监控深度覆盖,设置智能化快递投放柜,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无障碍设施建设力度,赋能“数字社区”模式,增强小区治安防控效能,用“硬设施”与“软环境”,引领美好居住生活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