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履行出资人职责,强化国有资产监管效能,推动国有资本高质量运行,浦口高新区于近期圆满完成了2025年度国有企业投后财务审计工作。
一是多维调研锚定审计方向,精准绘制“路线图”。针对投资项目点多面广、行业差异大的特点,提前谋划,选取运营满一年的19家参股企业作为审计对象,覆盖智能制造、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涉及总投资额达3.6亿元;深入企业开展“沉浸式”调研,与管理层及核心业务骨干开展座谈,实地考察生产经营一线,全面掌握企业战略规划、内控体系、政策落地及项目进度等关键信息;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监管要求,制订“一企一策”审计方案,明确财务合规性、投资回报率、风险防控等12项核心审计指标,确保审计工作靶向发力、有的放矢。
二是数字赋能深化风险排查,筑牢资产“防护墙”。创新引入“大数据+现场核查”双轮驱动模式,运用财务数据分析平台,对被投资企业近三年财务报表、资金流向、合同履约等进行全维度扫描,同步开展实地核验,通过查阅原始凭证、访谈关键岗位、比对业务台账等方式,重点聚焦关联交易合规性、资金使用效率、资产运营质量等风险点。针对发现的部分企业应收账款账期过长、研发投入核算不规范等共性问题,共计出具专项分析报告14份,并提出优化内部控制、完善绩效考核等建议,推动企业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从源头遏制投资风险,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可控。
三是闭环管理构建长效机制,激活发展“新动能”。坚持“审计整改+成果转化”双轮驱动,建立“问题清单—整改台账—跟踪评估”全流程管理机制。对发现的问题分类施策,实行整改销号制度,通过定期调度、现场督导、联合验收等方式,确保整改完成。同时,注重从制度层面堵塞漏洞,推动被投资企业修订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投资决策流程等内控文件,实现投资项目数据动态更新、风险实时预警。
下一步,浦口高新区将持续深化投后审计成果运用,探索建立“审计+N”协同监管模式,推动投后管理向精细化、智能化、长效化迈进,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