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头部2019
  • 网站支持IPv6
  • 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政府
    首页 > 新闻频道 > 部门动态
    我区创新基层法治审核机制
    日期:2025-09-03 15:50 来源: 浦口区司法局 浏览次数:显示稿件总访问量

    基层法治审核是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的关键环节。我区立足区域实际,聚焦机制创新、队伍锻造、AI赋能三大核心,构建起全链条、立体化的法治审核体系,形成具有浦口特色的法治实践样本。

    一是构建“四维闭环”机制,织密法治审核“防护网”。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打造“清单化管理、标准化操作、协同化推进、刚性化考核”的全流程审核体系。明确“受理—初审—复核—反馈”四步标准流程,建立“起草单位内审+业务部门联审+法律顾问评查+司法局终审”的四级审查机制。在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领域,首创“负面清单+动态研判”认定体系,建立起草单位初核、司法局复核的“双核认定”机制。创新推行“4+N”程序标准,对涉及市场主体、社会稳定的文件叠加公平竞争审查、风险评估等专项程序,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建立“法治双审”协同机制,审查效率提升40%。

    二是锻造“专业精兵”队伍,培育法治审核“主力军”。实施“法治人才强基工程”,打造“专家型”审核团队。推行“1+1+N”传帮带模式,即1名骨干带1名新人覆盖N个重点领域,打造专业过硬的司法行政青年干部队伍,培养复合型法治人才。建立公职律师统筹使用机制,组建由17名公职律师、3家资深法律顾问、4名业务骨干组成的专业化审核队伍,2025年以来公职律师参与法治审查28次,提供法律咨询156次。注重考核激励,将法治审核纳入街道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2024年评选优秀法治审核案例12个,培育“法律明白人”1428名,形成“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治理格局。

    三是借助“智能审查”平台,激活法治审核“新引擎”。深挖AI技术在法治审核领域的应用潜力,构建起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的“智能审查”平台,依托该平台深度神经网络算法,打造出覆盖行政决策、执法办案、合同管理等全场景的智能审查体系,实现从“人工把关”到“AI赋能”的跨越式升级。“法律语义理解”模块能精准解读审核材料中的模糊表述、矛盾条款,今年已自动识别并标注126处潜在法律风险,准确率达98.7%;“动态法规库”通过AI实时抓取国家、省市最新立法及司法解释,在审查时主动提示条款效力变化,避免因法规更新不及时导致的审核偏差;“机器学习中枢”则会持续分析过往审核案例,不断优化审查模型,使复杂事项的审查耗时缩短70%,错误率下降至0.3%。

    浦口区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