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区聚焦基层法治建设薄弱环节,以阵地建设、队伍培育、服务创新为抓手,推动法治资源向基层下沉、服务向一线延伸,截至目前,建成法治文化阵地14个,培育“法律明白人”1234名,化解基层矛盾纠纷4000余件,基层法治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一是建强阵地集群,打造“沉浸式”法治空间。依托乡村文化资源与社区服务场景,构建“特色阵地+便民站点”法治载体矩阵。在永宁黎家营民宿村、汤泉惠济寺等热门点位,融入宪法、民法典等法治元素,更新法治漫画、故事等阅读题材,传播覆盖群众超2万人次。江浦街道巩固社区法律援助工作站创新“延伸+延时”服务模式,工作日服务延至22:00、周六全天开放,2024年以来提供法律咨询314人次,办理援助案件14起,获评省级“法援惠民生”特色站点。
二是培育专业队伍,激活“本土化”治理力量。构建“法律明白人+调解员+法律顾问”基层法治队伍体系。分层分类开展培训,星甸司法所通过“‘枫’从书来”读书会,精选欠薪、医疗纠纷等典型案例,组织40余名基层法治队伍成员开展案例研讨与实战演练。桥林街道培育217名“法律明白人”,整合网格力量开展普法宣传50场次,惠及群众2000余人次。发挥专业人才作用,江浦司法所联合退休法官成立“老钱调解工作室”,年内在游客旅途中化解景区设施故障、意外伤害等纠纷17起,调解成功率100%。
三是创新服务模式,打通“零距离”惠民通道。推动法治服务与基层治理、文旅发展深度融合。在矛盾化解方面,建立“街道调处中心+社区工作站+特色工作室”三级体系,汤泉司法所依托“苏解纷”平台实现纠纷线上线下联动处置,年内受理案件220起,接待群众425人,成功化解率100%。在文旅护航方面,永宁司法所、江浦司法所联合景区设立法律咨询点,针对游客损害赔偿、民宿经营等纠纷就地调处,发放旅游法律手册800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