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加快推进停车资源共享,是践行“共建共治共享”理念、缓解城市停车供需矛盾的重要举措,也是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南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市相关部署要求,将停车资源共享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高标准推进共享停车工作,精细化打造方便快捷的停车环境。今天我们邀请到南京市城管局一级调研员邱强就相关工作进行发布,鼓楼区城管局党委书记、局长杨锡强,浦口区城管局党委书记、局长刘明珠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今年以来,我市在推进停车资源共享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下面请市城管局一级调研员邱强就今年我市停车资源共享工作进展情况、具体举措、特色亮点作介绍。
邱强: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近年来,面对城市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停车难题日益凸显,一方面,市民群众停车需求不断增长;另一方面,一些单位内部包括公共停车场宝贵资源因信息不畅而闲置。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南京市城管局聚焦民生热点问题,践行“四敢”精神,按照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创新打造停车资源共享场景,深入推进停车服务工作,不断提升停车泊位集约利用效率,努力提高百姓停车满意度和幸福感。
一、以“守初心”绘就“新画卷”,夯实停车管理基础
2023年,“新增1万个停车共享泊位”被列入南京市年度民生实事项目之一。全市按照“行政性接入联网停车资源、机关做表率挖掘停车资源、市场化开拓运营停车资源”的总体思路,完善“一个平台、一张网、一个APP”的目标,各级联动,压茬推进。截至11月底,本年度新增共享泊位18767个,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其中:新增省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共享场所8处、699个泊位;新增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共享场所5处、268个泊位;新增市属国企共享场所7处、1199个泊位;新增区级机关事业单位共享场所69处、5118个泊位;新增区级国企共享场所20处、3226个泊位;新增公共停车场22处、6190个泊位;新增道路临时泊位2067个。目前,全市约8.3万个道路泊位动态信息、560余处机关事业单位共享停车场开放数据、1600余家公共备案停车场实时泊位信息,共计66.5万余个泊位已经实现在线联网;2086个便民服务设施(包括加油站、充电桩、红色教育基地、美丽乡村、驿站、公厕等)信息已对接“宁停车”APP,有效缓解部分区域停车供给矛盾,提高市民泊车便捷度。
二、以“敢为心”谱写“新篇章”,创新停车管理模式
2023年,南京市城管局以破解矛盾突出区域的停车难题为重点课题,制定印发了《各区制定停车资源共享三年(2023年-2025年)实施方案的意见》,协同各级部门,多措并举,因地制宜,推动打造停车资源共享新理念、新服务、新场景,弥补片区停车泊位缺口,实现区域停车资源有效利用。
(一)打造场景,激发停车资源共享新活力。市城管局坚持问题导向,深入研究,指导各区围绕医院、学校、商圈等重点区域,全面挖掘、多点突破、片区推进停车资源共享工作。通过利用闲置资源、规划货车泊位、实现信息共享等方式方法,完成以秦淮区扇骨里、雨花台烈士陵园、六合区人民医院周边为代表的21处停车资源共享场景打造计划。指导建邺区开放莫愁湖小学地下停车场内部全时段+错时包月共享泊位共计79个,方便接送学生的家长和周边办事市民,缓解了附近老旧小区居民停车的“急难愁盼”;指导栖霞区利用拆迁空地改建为共享停车场,新增131个泊位,缓解了南医大二附院迈皋桥院区周边的停车难题;指导雨花台区梳理出8个热点区域,在天保桥绿地停车场规划引流货车专用停车泊位,缓解了岱善保障房片区停车难题。
(二)线上开放,启动机关单位共享开放新服务。2023年3月,市城管局制定下发了《南京市机关事业单位共享停车场线上开放实施方案》,围绕规范服务、后台服务、意向服务和热点服务四大板块,优化共享管理平台,完善软硬件设施,启动全市327处机关事业单位共享停车场、3561个共享泊位线上开放,为机关和市民提供了共享泊位线上报名、24小时后台服务、联网公安信息核查、系统自主抽签摇号、中签信息公示等非接触式、透明化、智慧化的双通道停车资源共享新服务。
(三)延伸理念,探索非机动车共享新思路。2023年,市城管局围绕换乘枢纽、大型医院等车流密集区域,进一步扩大“我为群众办实事”服务覆盖面,将共享停车服务对象由机动车辆向非机动车辆延伸。指导栖霞区围绕仙新路、尧化门、尧化新村3个地铁口周边开展非机动车停车资源共享工作,新建非机动车停车场,施划500多个非机动车车位;指导鼓楼区围绕江苏省人民医院周边打造城管服务站,向市民共享职工非机动车立体车库,开放1200个非机动车车位,提供惠民充电服务,进一步创新停车资源共享服务理念。
(四)精细管理,取得停车资源共享新突破。一是部门联动,推进环紫金山停车资源共享工作。市城管局坚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主动对接各级部门,协调开展环紫金山停车资源共享联合行动。指导玄武区、秦淮区、栖霞区将钟山风景区内、外围40余家公共停车场数据联网市级平台,积极配合做好各项重大活动保障以及大客流期间游客停车服务,努力塑造南京市停车资源共享新名片。二是结合“暖蜂2023”行动,破解快递、外卖车辆停放难、停放乱现象。重点围绕商圈、特色街区、交通枢纽、大型小区,以每季度不少于72处的工作目标积极推进配送车辆专用停车泊位设置工作。通过合理规划泊位、设置醒目颜色、配置引导标识、做好日常管理等手段,在方便快递、外卖配送的同时,积极营造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截至10月底,全市已完成专用泊位设置187处,施划面积达8295.89平方米,有效提升快递、外卖车辆停放秩序。
(五)探索试点,实现停车资源共享新融合。一是指导浦口区打造全域共享开放试点工作,实现区内78处共享场所全天开放,建设雨山路地铁站P+R立体停车库,释放老旧小区周边9409个停车泊位,盘活闲置资源;二是指导浦口区深化“警网融合”管理手段,建立3D指挥系统,构建72个综合网格,多元共治提高停车管理效能;三是指导雨花台区推进道路泊位规范化管理试点,健全管理机制,完成雨花街道等7个街道,共计37条道路,3074个道路泊位统一化管理,逐步实现全区道路停车管理规范化服务。
三、以“进取心”构建“新格局”,深化停车资源共享
下一步,市城管局将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工作理念,坚持机制创新的工作方法,落实共享开放的工作内容,深入挖掘停车资源,努力营造良好的泊车环境,进一步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一是继续深挖共享停车泊位。计划2024年全市新增5000个停车共享泊位,积极配合省级党政机关办公场所停车资源对社会开放工作,组织建邺区、鼓楼区对接辖区内省级机关单位停车资源共享事宜,其中省住建厅已率先开放20个内部泊位向市民错时共享,省教育厅拟计划提供8个共享泊位。二是继续打造停车资源共享场景。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结合主题教育精神,以优先缓解老旧小区、医院、学校等区域停车难题为发力方向,推进片区综合治理,计划2024年度打造20处停车资源共享场景。三是继续加强市级管理平台智慧化水平。加强市、区两级停车资源互通,及时保障公共停车设施应接尽接;组织开展智慧停车专家座谈会、停车工作问卷调查,进一步优化智慧停车管理功能,努力打造城市停车共享综合服务APP。
我的介绍完毕,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面请大家观看南京市停车资源共享宣传短片。(略)
主持人:下面请鼓楼区城管局党委书记、局长杨锡强介绍协调推进省级机关办公场所停车资源共享等相关情况。
杨锡强:各位记者,大家好。鼓楼区作为南京市中心城区,老旧小区众多,人口密集,商圈集聚,省级机关、高校科研院所集中,“停车难”问题较为突出。自2021年启动停车资源共享工作以来,区城管局坚持将开展停车资源共享作为缓解“停车难”问题的有效补充,持续推进驻区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停车泊位共享开放。截至今年10月,全区120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的公共停车场全时开放、泊位25395个,36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的内部停车场错时共享、泊位245个。
今年10月23日,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牵头部署了第一批省级党政机关办公场所资源适度对社会开放的试点工作。此次试点共涉及13处省级党政机关办公场所,其中鼓楼辖区内共有9家。
按照省市区工作部署要求,鼓楼区城管局会同属地街道和社区,立即开展工作,拟定工作计划,主动与试点单位对接,逐个上门走访,积极沟通实施方案。对于部分单位关心的场内安全管理及车主能否按时驶离等问题,我们结合前期共享开放既有经验,提出由区城管局、街道共同托底保障,消除了单位的相关顾虑。后续,我们就具体点位和操作流程等方面作出了具体安排,协助确定共享开放公告和共享协议模板,主动承担起共享信息公示和共享泊位施划等前期准备工作。此外,按工作专班要求,鼓楼区城管局正在拟制共享泊位和诱导牌的统一标识,进一步强化工作实效。
省级党政机关单位的共享停车模式采取线下报名,线下缴费方式进行包月。具体流程如下:通过社区在附近小区的公告,如果报名车主多于泊位数,可以采取摇号等相对公平公正公开的方式来确定,通常一年一次,可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停放,一般是夜间7点至早晨7点、节假日全天。目前,省住建厅20个泊位已实现错时共享,省教育厅已完成8个共享泊位的施划,经前期公示,现报名人员已满,预计今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7处省级党政机关办公场所共享工作也正在持续推进中。
根据《关于省级党政机关办公场所资源适度对社会开放实施方案》部署,未来会全面推动停车设施、室外公共活动场所开放共享,还将涉及鼓楼区多个场所。下一步,鼓楼区城管局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做好服务保障,同时重点围绕学校、医院、商圈、景区等重点区域,扩大共享覆盖面,进一步缓解停车难题,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我就说这些,谢谢!
主持人:下面请浦口区城管局党委书记、局长刘明珠介绍浦口区停车资源共享管理创新举措。
刘明珠: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近年来,随着浦口区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停车矛盾日渐突出。为更好地缓解停车难题,浦口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突出机关事业单位作表率,探索停车资源共享管理新模式,着力实现停车资源共享优化配置,截至目前,浦口区共有100处机关企事业单位、3204个停车泊位对外开放、参与共享,其中78处场所实现全天共享开放。
一、深化停车共享,完善新格局
2023年,浦口区持续深化机关做表率,扩大共享覆盖面,挖掘机关企事业单位参与停车资源共享。由浦口区城管局、江浦街道办事处等一批具备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打开院墙,实现全天共享,同时为周边老旧小区居民提供包月优惠,并结合片区共享停车场建设、支巷路内泊位挖掘,盘活停车泊位,形成优质停车矩阵,推动停车资源高效流转,打造停车便利的“便民生活圈”。浦口区从建设、管理、融合三方面入手,多措并举挖掘、整合、盘活停车资源,致力于打造停车资源共享新场景。本年度我区围绕医院、学校、商圈、景点等重点区域,共计完成文昌路片区、江浦街道总部经济园片区等8处停车资源共享场景打造。
二、打造智慧引领,激发新动能
为缓解停车难题、破除“信息孤岛”、完善停车收费管理,浦口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打造智慧停车管理平台,实现路内路外“一体化”泊位管理,为规范日常管理、丰富便民服务、实现深度共享等工作提供了强大支撑。区级平台作为全区停车智慧化系统的重要节点,接入全区各种交通和停车资源,覆盖全区79个公共备案停车场、49条停车收费道路、100处机关企事业共享停车场地,共计3.4万个公共停车泊位,为市民提供余位查询、停车缴费、共享停车等13项便民服务,为主管部门提供10项监管功能。2023年平台累计服务377万车次,服务老旧小区居民包月优惠5702人次,提升了浦口区停车服务水平,全面推动了停车管理高质量发展。
三、推进综合治理,做出新亮点
浦口区紧抓推进停车资源共享的契机,试点“警网融合”停车资源共享管理新模式。采取“城管+公安”停车整治联防联动模式,打破部门壁垒,共同执法、共解难题。建立3D“警网融合”指挥系统,建模全景展现浦口区管理现状,实现警城联合行动“一张图”把控、数据跨部门共享;开展废弃汽车专项整治,通过全覆盖排查,摸排清理废弃汽车300余辆,为市民营造良好的出行环境。同时,创新路径提供多元配套服务,打造了一批聚合“共享+充电”停车、“共享+公厕”停车、“共享+绿地”停车的多功能停车综合服务站。2023年,围绕主城区老旧小区周边选取6处共享停车场,引入社会资本安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和自助洗车设备,提供快速充电泊位106个。在原有施划公厕15分钟免费停放区的基础上,通过设施建设,优化提升“停车+公厕”运行模式,完成建设路停车场、康浦路停车场等7处停车场公厕配建,打造停车“一站式”综合服务。
下一步,浦口区将结合“十四五”规划复合型建设理念,大力推进公共停车泊位建设,积极整合周边停车资源,激发区域停车资源活力。创新停车资源服务理念,继续扩大停车资源共享覆盖面,让更多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加入到停车资源开放共享的队列中来,实现更高规格、更大范围、惠及更多群体的全区域共享开放。谢谢大家!
主持人: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