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报2024年上半年南京市停车资源共享相关情况
简介:本期新闻发布会共有四项议程。一是南京市城管局一级调研员邱强介绍今年上半年南京市停车资源共享工作特色亮点,以及上半年民生实事工作推进情况;二是南京市玄武区城管局局长马云翊介绍今年上半年玄武区景区共享停车工作主要成果;三是南京市浦口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刘明珠介绍浦口区停车资源共享及融合服务创新举措;四是媒体提问。
  • 时间:2024年6月20日(周四)上午10:00
  • 地点:南京市新闻发布厅(南京新媒体大厦31楼)
  • 主持人:南京市委宣传部新闻处副处长刘晓
  • 嘉宾:南京市城管局一级调研员邱强;南京市玄武区城管局局长马云翊;南京市浦口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刘明珠
  • 文字实录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推进停车资源共享是挖掘城市空间潜力、缓解停车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也是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南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践行用“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管理,坚持以民生诉求为导向,把推进停车资源共享作为目标任务,不断挖潜增效,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群众出行满意度。停车资源共享工作连续三年被市人大列入年度民生实事项目,2024年计划新增5000个共享泊位,打造20处停车资源共享场景。今年上半年,南京市城管局按照年度目标任务,紧盯节点,有序推进,已完成民生实事半年目标,有效缓解了部分区域停车难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成效。今天的发布会,我们邀请到市城管局一级调研员邱强、玄武区城管局局长马云翊、浦口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刘明珠为大家通报2024年上半年南京市停车资源共享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关注的问题。

    首先,请市城管局一级调研员邱强介绍今年上半年我市停车资源共享工作特色亮点,以及上半年民生实事工作推进情况。

    邱强: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近年来,停车资源共享为缓解城市“停车难”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泊位挖掘、场景打造,已逐渐融入老百姓的生活之中。南京市城管局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践行“四敢”精神,不断盘活停车资源,探索具有南京特色、紧贴群众需求的停车管理新路径。

    一、服务初心引领方向,完成民生实事半年目标

    南京市停车资源共享工作已经连续三年被列入市人大年度民生实事项目。2024年,我们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停车资源利用率,紧盯重难点停车区域,继续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共享停车开放,计划年度新增5000个停车共享泊位,因地制宜打造20处停车资源共享场景。截至6月底,全市本年度已新增共享泊位3434个。其中:新增开放省、市两级机关事业单位9处,859个泊位;新增开放区级机关事业单位25处、1606个泊位;新增969个道路临时泊位,进一步缓解了城市停车供需矛盾,切实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二、创新机制践行担当,打造停车资源共享场景

    城市的堵点往往集中在部分医院、学校、景点周边,居高不下的车流量,资源信息的不畅通,导致大量停车资源浪费,“停车难”现象日益突出。市城管局针对此类症结,通过部门协作、梳理资源、实地摸排,围绕车流量大、人员密集度高的区域,加强论证调研,多管齐下,指导各区推进停车资源共享场景打造,截至6月底已完成18处。一是围绕难点,深入挖掘。如鼓楼区二板桥区域有白云亭小区等老旧小区和南京市公安局鼓楼分局等办公单位,周边仅有二板桥道路泊位62个,停车需求缺口较大。为缓解该片区“停车难”,鼓楼区积极与白云亭艺术文化中心沟通协商,开放40个内部泊位,并向市民提供优惠包月措施,目前累计已有30余位车主享受该服务。二是聚焦痛点,以点带面。如建邺区凤栖苑小区周边滨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莺歌苑小区、南湖二中和茶南菜场等场所密集,导致设为单行道的凤栖路路段违停问题严重。建邺区依托凤栖苑人防停车场,开放全时和错时共享泊位共计46个,有效缓解周边道路机动车乱停乱放问题;栖霞区为缓解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就医停车难题及和燕路快速路拥堵问题,协调华电科技园开放150个内部泊位,向医院职工提供包月服务,腾出医院停车空间,方便患者停车。三是点面结合,片区推进。如浦口区以刚建成开放的康华路停车场为核心,协调开放周边浦口区人社局、中国移动等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泊位,实行全时或错时共享,增设标识标牌,盘活公共停车泊位600余个,打造了包含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共停车场、道路泊位各类停车资源的“共享停车便利圈”。

    三、问题导向服务于民,探索停车资源共享融合管理

    今年开始,针对部分区域“先天不足”的资源配置问题,市城管局积极探索停车资源共享亮点工程。一是推进停车数据联网互通。聚焦热门旅游景区及周边大客流期间停车堵点,加强与文旅、公安交管部门沟通交流、现场调研走访、后台数据对接,推进钟山风景区、雨花台风景区、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栖霞山风景区等点位与“南京文旅”数据互通,方便外地游客查询景点周边停车场地理位置、开放时间、收费标准以及停车舒适度,打造更加舒适的旅游环境。二是盘活小微地块资源利用。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各区合理利用城市“边角余料”。如鼓楼区小粉桥停车场、栖霞区联珠一组停车场、浦口区夏庄路停车场、六合区招贤东路停车场等点位,通过新增公共停车泊位,施划非机动车停放区域,推进空间资源有效释放,充分发挥停车设施效能。三是探索涉农街道停车治理。在推进缓解主城区“停车难”问题的同时,城管系统也在一直摸索如何将停车综合治理融入资源共享工作中。如浦口区为缓解集中了多所学校、老旧小区、农贸市场的桥林街道核心区域车辆长期占用违停的问题,一方面利用闲置地块,增设停车泊位;另一方面深化“警网融合”,加强违停执法力度;同时协调农业服务中心等机关事业单位参与共享,通过综合治理“三步走”,盘活近300个泊位,成为我市涉农街道探索停车资源共享的“新路径”。

    下一步,市城管局将继续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紧盯年度目标任务,探索创新推进模式,用“绣花功夫”推进停车资源共享工作,不断擦亮南京共享停车品牌,为城市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我的介绍完毕,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面请玄武区城管局局长马云翊介绍今年上半年玄武区景区共享停车工作主要成果。

    马云翊: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根据全市停车资源共享工作要求,结合本区文化旅游特色,今年我区重点推进景区周边停车资源共享工作,其中针对“总统府”景区游客车辆停车需求大,易引起道路交通拥堵的难点问题,依托停车资源共享工作,充分挖掘景区周边共享停车资源,将大行宫见地下停车场打造成“总统府”景区共享停车场,分流引导游客车辆场内规范停放,较好地缓解了该景区周边“停车难”的问题,进一步规范了周边道路交通秩序。

    为确保该项工作顺利推进,在市城管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玄武区城管局联合交警一大队、属地梅园新村街道及“总统府”景区等多部门力量,共同推进,拓展可利用空间,鼓励和发动停车场企业积极参与,盘活现有停车资源。经前期梳理,与“总统府”景区一街之隔的大行宫见地下停车场,在地理位置、停车设施设置、泊位饱和度、行驶路线等方面符合共享条件,可作为“总统府”景区共享停车场。

    大行宫见地下停车场位于中山东路235号,停车面积2万平方米,共有地下两层停车区域,可停放大巴、小汽车600余辆,停车设备设施安装齐全,在负二层集中施划了270个蓝底白框的共享车位,并在停车场入口处及场内墙体等显著位置张贴了共享停车区域指示标识;同时,协调市交管局、交警一大队在长江路“总统府”周边道路设置了前往共享停车场的道路指示牌,便于游客前往停放车辆。此外,停车场加强内部管理,现场安排人员引导,规范游客车辆停放,提供便捷的人性化服务。

    该共享停车场运行后,相关部门将跟踪指导运行能效,根据游客停车需求等实际情况及时提升措施,增强共享成效,努力打造“总统府”景区停车资源共享新名片,彰显一区域一特色,进一步提升景区周边停车服务品质。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面请浦口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刘明珠介绍浦口区停车资源共享及融合服务创新举措。

    刘明珠: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近年来,浦口区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停车矛盾日渐突出,“停车难”已然成为社会反映强烈的民生热点问题。浦口区坚持机制创新的工作方法,打造停车共享场景,深入“警网融合”整治,推进停车泊位开放共享,多举措挖掘停车资源,努力营造良好的泊车环境,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一、深挖资源潜力,增加泊位供给

    针对主城区停车矛盾,浦口区利用闲置地块挖掘停车资源,完成夏庄路、康华路两处小微地块改造工作,打造共享停车场景。

    夏庄路停车场毗邻社区医院、幼儿园,前期周边无公共停车场,车辆违停现象较多。浦口区利用闲置地块建设夏庄路停车场,新增41个停车泊位,联动道路和停车场资源,盘活公共停车泊位100余个,引导车主有序停放,方便了市民就医临停,同时对周边小区居民及商户提供包月优惠。

    康华路停车场毗邻商户、老旧小区,停车矛盾突出。新建停车场开放公共泊位79个,同时以停车场为核心,浦口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做表率开放内部泊位共享,积极协调周边区人社局、区总工会、中国移动等机关企事业单位打开院墙,对车主实行全时段或包时段开放共享,盘活公共停车泊位600余个,便利周边居民商户停车。

    二、资源循环利用,片区打造场景

    浦口区桥林街道核心区域集中多所学校、老旧小区、农贸市场,停车资源紧张,违停现象突出。浦口区深入研究、全面挖掘、多点突破、片区推进打造桥林街道共享停车场景。

    一是挖掘闲置地块,增加停车资源。2024年浦口区围绕片区融合整治的总体思路,摸排挖掘闲置地块,建设桥林街道西街湾停车场,占地4400平方米,新增停车泊位数146个,对外全天开放共享,并为周边居民商户提供包月优惠;二是深化“警网融合”,打破部门壁垒。结合“警网融合”治理模式,桥林片区加强违停执法力度,做好重点路口、路段停车秩序管理。在长桥路、西街等道路均设置了违停抓拍设备,警城联动,加大执法力量的投入,解决周边车辆长期占用违停等问题,形成区域停车资源共享共治共管模式;三是加强道路管理,开放内部共享。聚焦辖区内停车堵点,对紧邻共享停车场的长桥路进行管理,新增道路泊位共计54个。同步协调福音社区、农业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机关事业单位开放对外共享泊位90余个。通过摸排、整合区域停车资源,打造共享停车便利圈。

    三、立足创新管理,探索融合服务

    为进一步优化设施配置,缓解学校、医院、地铁等停车矛盾集中区域的停车难题,今年浦口区还将结合北花园路学校人防停车场、上河街浦口区中心医院人防停车场、龙华路地铁站停车场等停车场建设,整合挖掘周边停车资源,结合区域特色推进共享停车场景打造,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请大家开始举手提问。

    扬子晚报记者张可:我是扬子晚报的记者。2024年南京市停车资源共享工作再次被选为全市民生实事项目,我注意到,自2022年以来,在共享泊位新增数量任务目标上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请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是否意味着停车资源共享工作的推进越来越困难?城管部门又采用了什么样的方式来破解这个难题?

    邱强:谢谢你的提问。正如这位记者所说,南京停车资源共享工作连续三年被列为民生实事,年度目标分别是2022年新增2万个共享泊位,2023年新增1万个,2024年新增5000个。从数字上看,新增泊位目标数量确实在逐步下降,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工作的力度在降低。

    停车资源共享工作自2021年推进以来,通过共享机关单位泊位、挖掘边角空闲地块、盘活闲置停车资源等方式,已向市民提供了13.9万余个共享泊位。作为缓解主城区“停车难”问题的手段之一,停车资源共享工作不仅受限于主城区人口、机动车辆密集问题,还要面临停车资源分布严重不均的情况。随着共享泊位的挖掘和开放,可利用的资源逐步减少,我们不断拓展工作新路径,以问题为导向,针对老百姓关心的停车重难点区域,调整工作方向。

    一方面继续推进城区党政机关办公院落内部泊位的对外共享,满足周边居民夜间及节假日停车需求;另一方面围绕医院、学校、商圈、景区打造停车资源共享场景,将释放闲置泊位和片区停车治理相融合,点面结合,推进停车资源共享工作,在民生实事工作中不断探索共享新路径。今年,我们在打造场景的过程中,加强与公安交管、文旅部门的横向协作,实现部分景区停车数量联网共享,在大客流期间更好地为外地游客提供停车服务;通过新增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设施,补充停车资源供给,城警联动开展违停执法整治,缓解部分地区的车辆乱停现象;继续打开机关大门,开放全天计时、计次共享泊位,提供汽车充电服务;进一步优化共享泊位线上开放渠道,推进停车资源共享智慧化建设等;多管齐下,以点带面,将停车难点区域、痛点区域逐个“击破”,多点开花,扩大停车资源共享辐射范围,全方位提升停车服务水平,增强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大家。

    南京电视台记者陈佳:我是南京电视台的记者。刚才的发布中提到了“总统府”景区共享停车资源的事例,请问下一步围绕景区停车资源共享又有哪些举措?

    马云翊:首先,感谢你对我区停车资源共享工作的关心。玄武区的全国知名景区较多,文旅资源丰富,旅游高峰期游客络绎不绝,景区停车资源更为紧张,也易形成交通堵点。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如何充分挖掘景区外围停车资源上“把好脉、开好方、发好力”。去年,玄武区城管局以优化环紫金山片区交通秩序为切入口,在缓解钟山风景区“停车难”的问题上,积极作为,与中山陵园管理局、交警一大队、孝陵卫街道等多个部门紧密联动,深度开发了以南理工科创园为代表的一批钟山风景区共享停车场,通过对游客车辆进行景区外围分流停放,以及协调景区接驳服务,减轻了景区停车压力,协力优化了区域交通秩序。

    今年,按照全市停车资源共享工作要求,在市城管局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及时总结钟山风景区共享停车工作经验,结合“总统府”景区自身特点,进一步加强与交管、文旅、属地等相关部门合作,经过前期梳理排查,选定与“总统府”景区仅一街之隔的大行宫见地下停车场作为“总统府”景区的共享停车场,该停车场今年上半年刚改造出新结束,内部环境良好,泊位数量充足,车场管理规范。游客车辆根据道路沿线设置的共享停车场指示牌指引即可顺利到达场内,停车出场后步行过街即可到达景区,十分方便、快捷,较好地提升了游客旅行体验感。为了提高共享停车服务品质,我们更加注意细节,做到共享标牌设置标准化、共享区域划分集中化、共享车位施划统一化、共享车场管理制度化,从而通过对共享场景打造、车辆科学引流、车场规范管理等各环节的全盘谋划和落实落地,最终将“总统府”景区共享停车场打造成型,呈现在广大市民和游客面前。后期,我们将根据共享停车场实际能效,适时进行跟踪指导,不断完善运行机制,为广大市民和游客提供良好的共享停车服务,也依托停车资源共享工作,协助交管部门优化景区周边道路交通秩序。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红山森林动物园景区推进共享停车工作,挖掘和盘活该景区周边停车资源,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共享,将联合属地街道,组织人员对沿线停车场进行走访,并结合景区周边交通秩序流转等工作与交管部门进行沟通和联动,待共享停车场打造成功后,届时也欢迎各位新闻媒体朋友现场参观。最后,感谢市城管局对我们工作的指导和支持,感谢新闻媒体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鼓励,希望多提宝贵意见,我们将积极改进提升。

    回答完毕,谢谢大家!

    凤凰网记者陆自强:我是凤凰网的记者。据了解,这次浦口区打造的桥林片区共享停车场景,不同于浦口以往打造的共享场景,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桥林片区共享停车场景的独特性?

    刘明珠:谢谢你的提问,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浦口区的停车资源共享工作从机关企事业单位错时共享到全天开放,从单纯的停车场建设到片区停车便利圈打造,在市城管局的关心指导下,我区稳步推进停车精细化管理,在主城区打造了一批聚合“共享停车+充电”“共享停车+公厕”“共享停车+绿地”的多功能停车综合服务站,推动了主城区停车资源的高效流转。今年年初,针对主城区停车矛盾,我们完成了夏庄路、康华路两处共享场景建设,新增停车泊位120个,方便了市民出行,受到群众的认可。

    然而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涉农街道车辆日益增多,相比主城区,涉农街道道路本身狭窄,停车场地和路边停车条件不足,“停车难”问题愈发凸显。以我们这次打造的桥林片区共享停车场景为例,长桥路作为桥林老城区的核心道路,沿线聚集了学校、农贸市场、商业街、零散楼栋及安置小区,人口密度大,停车矛盾集中。为缓解停车难题,我们一方面利用“村前屋后”空闲地块、路边街角等零星资源,建设共享停车场,施划道路临时停车泊位,通过基础设施微更新提升空间利用效率;另一方面会同属地街道、社区充分调研,广泛征询周边居民意见,把停车服务前置,调动居民共建共享的积极性。为进一步规范停车秩序,制止停车乱象,我区充分发挥基层“警网融合”优势,分散执法力量到网格社区,联勤联动提高违停执法效率;在道路狭窄、来往车辆密集的路口,安装电子抓拍设备;实施交通安全劝导,加强文明停车宣传,引导群众规范停车。警城联动加强了停车秩序管理,原先“捉襟见肘”的公共空间不再紧张,大大改善了老街的人居环境,缓解群众家门口的停车难题。

    下一步,浦口区将持续践行为民初心,结合和美乡村建设,统筹布局停车设施,满足功能性需求的同时,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结合地域特色,因地制宜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停车新难题,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多元化打造共享停车场景,切实提升群众的停车满意度,匠心构建浦口停车新生态。

    我的回答结束,谢谢。

    主持人:谢谢三位发布人,也谢谢各位记者朋友。按照议程安排,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其他关心的问题可以会后与发布单位联系。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图片报道
    浦口区人民政府